1. 確定重點選育的地方品種、育成品種、引進品種,制定選育方案,指導品種選育;篩選適宜雜交組合,指導品種利用。
4. 在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開展良種登記,健全種羊系譜檔案。
?。ㄋ模┲饕笜?/div>
1.2025年前完成100家肉羊核心育種場遴選,形成純種基礎母羊15萬只的核心育種群。
2.完成肉羊核心育種場在群種羊良種登記,逐步形成連續完整的種羊系譜檔案,實現種群動態跟蹤。
3.到2025年,100個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每年種羊性能測定數量達到10萬只以上。
4.到2025年,重點選育的地方品種主要肉用性能提高10%以上;新培育品種主要肉用性能比親本平均提高12%以上;綿羊產羔率牧區達到120%以上、農區達到150%以上,山羊產羔率達到180%以上。
三、主要肉羊品種的遺傳改良思路
?。ㄒ唬┑胤狡贩N
1.綿羊
我國地方綿羊品種資源豐富,一般具有耐粗飼、適應性強等特點,但生長速度慢、肉用性能不佳。地方綿羊性能測定滯后,選育力度不夠,種群遺傳進展緩慢。
地方綿羊遺傳改良的重點是,開展烏珠穆沁羊、小尾寒羊、湖羊、灘羊、哈薩克羊、藏羊等品種的選育,制定各品種的選育方案,擴大育種群規模,推進良種登記和性能測定,提高肉用生產性能和種群供種能力,形成由育種群、擴繁群、商品群組成的育種和生產體系。同時,在系統規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雜交組合篩選,利用育成品種和引進良種作為雜交父本,進行規?;咝Ы洕s交。對規模較大、有一定選育基礎的地方品種雜種群體,制定選育計劃,開展肉羊新品種培育。
2.山羊
我國地方山羊品種較多,主要集中在中原及南方地區,具有早熟、繁殖力高和適應性強等特點,但存在個體小、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率低、產肉量少等缺點。山羊良種繁育體系不完善,缺乏系統選育,品種內個體生產性能差異較大。雜交改良缺乏長遠的規劃和科學的選配計劃,造成一些地方品種性能退化,純種數量下降,雜交群體血統不清。
地方山羊遺傳改良的重點是,開展黃淮山羊、成都麻羊、馬頭山羊、云嶺山羊、貴州山羊等品種的選育,擴大育種群規模,開展性能測定、良種登記,重點選育肉用性能。同時,結合不同地區肉羊生產特點,在系統規劃的基礎上,篩選優勢雜交組合,進行規?;?、特色化經濟雜交。對已形成的引進品種與地方品種高代雜種群體,建立育種群,針對生長發育速度、早熟性、肉品質開展系統選育,培育肉用山羊新品種。
?。ǘ┯善贩N
對已育成的巴美肉羊、昭烏達羊、察哈爾羊等肉用綿羊品種,南江黃羊、簡州大耳羊等肉用山羊品種,重點選育提高肉用性能和群體整齊度。系統開展性能測定和良種登記,持續提高單產水平和種群供種能力。加大品種推廣力度,篩選適宜的經濟雜交模式,發展集約化、標準化生產。
?。ㄈ┮M品種
我國引進的肉羊品種較多,目前在生產中應用的主要有無角陶賽特、特克塞爾、薩???、杜泊、澳洲白、德國肉用美利奴、南非肉用美利奴和波爾山羊等品種。除作為新品種培育的素材外,經過與地方品種多年雜交,形成了多種類型的雜交群體,但缺乏科學的系統選育和雜交利用。
引進品種遺傳改良的重點是,通過持續選育和種群擴繁,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適度引進優質種羊或胚胎、精液等遺傳物質,擴大育種群,進行良種登記,逐步形成連續完整的種羊系譜檔案。在場內生產性能測定的基礎上,開展統一、規范的跨群遺傳評估,持續提高供種能力和質量,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同時,根據不同品種特點,確定適于雜交利用的區域,建立和優化雜交繁育體系,充分利用雜種優勢。
?。ㄋ模┬缕贩N培育
新品種培育的重點是,以地方品種和引進品種為育種素材,以企業為主體,明確育種目標,制定品種培育方案,開展持續系統培育。
牧區新品種培育的主攻方向是:在保持良好適應性的前提下,突出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兼顧毛用或皮用性能。
農區新品種培育的主攻方向是:繁殖性能高,生長發育快,飼料轉化率高。
四、主要工作內容
?。ㄒ唬╅_展重點品種選育和利用
1. 實施內容
根據肉羊優勢區域布局和遺傳資源現狀,確定重點選育品種,制定選育和利用方案。
2. 任務指標
2016年前確定重點選育品種,2018年前提出各品種選育與利用方案。
?。ǘ┙⒎N羊遺傳評估和生產性能測定體系
1. 實施內容
建設國家肉羊遺傳評估中心,制定種羊遺傳評估方案,完善生產性能測定標準和管理規程,構建國家肉羊育種數據庫和數據交流共享平臺,開展數據的收集、分析評估和發布。
設立區域性肉羊生產性能測定中心,組織和指導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持續開展種羊生產性能測定等工作。
2. 任務指標
2020年前,建設國家肉羊遺傳評估中心1個,設立區域性肉羊性能測定中心6-8個。
?。ㄈ╁噙x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
1. 實施內容
制定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遴選標準,采取企業自愿、省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推薦的方式,遴選100個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
2. 任務指標
2020年前,完成50個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的遴選,核心育種群基礎母羊達到5萬只,相關育種設施設備配套齊全。2025年前,累計完成100個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的遴選,形成基礎母羊總存欄15萬只的肉羊核心育種群。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規范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及時上報有關數據。
?。ㄋ模┙M織開展良種登記
1. 實施內容
制定肉羊良種登記技術規范,組織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開展良種登記。
2. 任務指標
2025年前完成100個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在群種羊良種登記,逐步形成連續完整的種羊系譜檔案。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管理
農業部畜牧業司組織成立全國肉羊遺傳改良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計劃實施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監督管理、績效評價等。全國畜牧總站具體負責計劃實施,組織制定重點選育品種遺傳改良方案,遴選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指導開展生產性能測定、良種登記、良種推廣等工作。省級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和技術支撐單位負責本轄區內的肉羊遺傳改良工作,具體負責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資格審查和日常監管,督促開展生產性能測定、良種登記等工作,加強雜交改良指導、種羊質量監督等。主產省區要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本區域肉羊遺傳改良計劃。
?。ǘ娀夹g支撐
依托產業技術體系和科研院所的力量,組織成立全國肉羊遺傳改良計劃專家組,負責制定相關技術規范和重點選育品種的遺傳改良方案,開展遺傳改良技術培訓,為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開展性能測定、良種登記、雜交利用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全國肉羊遺傳評估中心和區域性生產性能測定中心要按照遺傳改良計劃的要求,切實加強對測定數據的分析,做到科學測定、準確評估、及時指導。
?。ㄈ┙討B管理機制
向社會公開發布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名單,接受行業監督。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要認真履行規定義務,積極開展良種登記、性能測定等工作,及時上報育種數據。建立專家組與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對口聯系制度,聯系專家要為企業日常育種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協助解決育種技術問題。建立肉羊核心育種場績效評價和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考核評估,及時淘汰不合格企業。
?。ㄋ模┘哟笳咧С至Χ?/div>
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參與肉羊遺傳改良工作的積極性。加大對肉羊核心育種場建設、生產性能測定、新品種培育、優良地方品種資源保護等重點環節支持力度。繼續推進肉羊良種繁育推廣,加快品種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產良種化水平。
?。ㄎ澹┩七M產學研聯合
開展政產學研大協作,集成整合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科研院所和技術推廣部門等力量,構建自主、高效育種體系,扎實推進肉羊群體遺傳改良。同時,適當引進國外優良種質資源,鼓勵國內國外企業、科研機構開展育種合作,不斷提升我國肉羊種業發展水平。